中新經緯4月25日電 在市場震蕩“磨底”之際,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通過回購和增持向市場傳遞信心。
多公司公布回購方案
4月11日,證監會、國資委、全國工商聯發布《關于進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發展的通知》(下稱《通知》)明確,鼓勵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用于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計劃。支持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為穩定股價進行回購。依法支持上市公司通過發行優先股、債券等多種渠道籌集資金實施股份回購。
中新經緯注意到,4月25日晚,豪悅護理、東山精密、金博股份、威海廣泰、諾德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回購公司股份方案。
如:豪悅護理公告稱,管理層基于二級市場情況,及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價值的認可,為維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,增強投資者信心,公司計劃以自有資金繼續回購股份,擬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3000萬元(含),不超過6000萬元(含);擬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60.00元/股;擬回購股份用于注銷減少公司注冊資本及股權激勵計劃。
東山精密稱,公司計劃回購股份,用于后期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。本次擬用于回購的資金總額為1億元-2億萬元,回購價格不超過22.00元/股。
金博股份表示,擬8000萬元-1億元回購股份,回購價格不超過300元/股。
需要一提的是,據不完全統計,今年以來已有超過400家上市公司宣布完成回購或發布回購預案。
萬科A此前公告顯示,擬以自籌資金回購不超過25億元且不低于20億元的股份。公司表示,此舉是為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,提振投資者信心。
云南白藥4月20日晚也發布回購公告,擬使用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份,預計回購金額不超過11.19億元,用于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。
上市公司增持力挺股價
同時,上述《通知》還明確,鼓勵大股東、董監高長期持有上市公司股份,在本公司股票出現大幅下跌時積極通過增持股票的方式穩定股價。
對于二級市場來說,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增減持的行為具有重要意義,特別是在股市行情低迷的情況下,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大手筆增持以表達對公司發展前景看好的同時,也為資本市場釋放了投資信心。
中新經緯注意到,4月25日晚間,明新旭騰、南鋼股份、江蘇新能、齊魯華信、賽福天、晶豐明源、川能動力、東方通披露增持計劃。
如:明新旭騰25日晚間公告稱,公司接到控股股東、實際控制人莊君新、董事余海潔、副總經理趙成進、董事會秘書馬青芳、財務總監呂慶慶通知。上述人員今日(25日)通過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合計37000股,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0.022%,增持金額為人民幣69.42萬元(不含交易費用)。
南鋼股份公告,股東南京南鋼鋼鐵聯合有限公司增持287.04萬股公司股份。增持后該股東持有35.22億股公司股份,所持流通股的占比為40.8492%。
江蘇新能公告稱,公司控股股東國信集團的一致行動人江蘇國信,計劃自4月26日至12月31日增持公司股份,擬增持金額不低于2.5億元且不超過5億元,本次增持股份計劃不設定價格區間。
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,上市公司回購和增持案例增加主要基于兩點原因,一是部分公司股價已經跌入價值區間,屬于長期配置資金入市的合適時點,因此產業資本增持規模開始放大;二是上市公司回購有助于呵護市場信心,保護存量投資者的權益。
招商證券研報分析,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減持減少,增持增加,上市公司回購增加,都有助于市場的穩定。3月以來,隨著市場調整,重要股東二級市場減持動力明顯下降,且部分公司股東積極增持,整體增持規模有所擴大。另外,3月以來上市公司積極拋出回購計劃,穩定市場信心。
方正證券研報稱,往后看,隨著上市公司財務數據陸續披露和董事會、股東會相繼召開,A股回購熱度有望進一步提升。(中新經緯APP)
(文中觀點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,投資有風險,入市需謹慎。)